3月15日,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團委、學生會聯合學校園林協會,在澤園開展“植數節·斐波那契花園”活動。30余名志愿者將250株花苗設計、栽種成“斐波那契螺旋線”,為春日校園增添一道亮眼的“數學方程”。

志愿者們在測量組的指導下,用木筷和繩子拉出縱橫交錯的平面坐標系,并將黃紫相間的角堇幼苗精心栽種在特定坐標點上。每株花卉的間距以黃金比例遞增,從中心向外延伸的軌跡嚴格遵循斐波那契數列規律,最終形成一道美麗的螺旋曲線。獨特的花型圖案引得路過師生紛紛駐足拍照。“我們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譯為自然美學,用花苗作筆、泥土為紙,把數學公式‘種’出來,為校園增添春色。”園林協會會長何金瑞說。
活動特別設置了科普培訓環節。志愿者們以鸚鵡螺殼的剖面、星系旋臂的形態等為素材,解析斐波那契數列中蘊含的規律和奧秘。志愿者還運用數學優化模型,演示如何通過線性規劃確定苗木間距,設計出資源利用率最高的種植方案,將數學知識融入進了可觸摸、可參與的實踐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