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至13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材暖人心,鋒火相傳"為主題,創新開展"文藝+科普"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通過走進社區、幼兒園等,青年志愿者們以專業所長傳遞科學溫度,用藝術共鳴架起暖心橋梁,讓志愿服務精神綻放在春日里。
10日下午,高嶺社區學校化身歡樂的海洋。學院志愿者與社區藝術團聯袂獻上精心編排的文藝盛宴:舞蹈一班以古典舞《梅花賦》詮釋傳統文化氣韻,非洲鼓班用《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激昂鼓點喚醒集體記憶,廣場舞隊伍展現銀發群體的蓬勃朝氣。志愿者們帶來的街舞、吉他彈唱及校歌合唱,將青春氣息注入每個角落。


表演間隙,志愿者播放的《材料改變世界》科普視頻,以石器時代的火種為引,串聯起青銅器鑄造、鋼鐵革命、半導體突破等文明里程碑,用動畫演示碳纖維、石墨烯等前沿材料的神奇應用。"原來我們每天用的手機屏、新能源車都藏著材料科學的密碼!"社區居民李先生觀后感嘆。

13日上午,藍海幼兒園里童聲雀躍。志愿者將實驗室"搬"進教室,用"桃花朵朵開"破冰游戲點燃孩子們的熱情。現場,彩色氣球在孩子們手中翻飛,鹽粒在透明杯中"魔法般"結晶,最受歡迎的"河豚氣球"實驗更引發陣陣驚嘆——輕敲氣球瞬間變形為憨態可掬的"小河豚"。趣味實驗不僅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也激發了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此次“雷鋒月”科普活動,不僅為社區居民和孩子們帶來了歡樂與知識,更展現了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感與奉獻精神,志愿者走出校園,在服務社會的同時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