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如何青年化闡釋、青春化表達、青聲化傳播紅色文化,激活鄉村振興紅色文化“新引擎”?7月3日,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色文化實踐團,深入湘潭大學鄉村振興駐村幫扶點——邵陽縣塘田市鎮對河村,開展“邵陽縣紅色資源的活化與利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努力打造邵陽紅色文化傳播“青”騎兵,為擦亮“紅色邵陽”注入“青”動能。

實踐團扎實調研塘田戰時講學院,系統回顧其創辦歷史與革命歷程,深入了解師生們的英勇事跡及其對抗戰的貢獻。通過梳理紅色歷史、重溫紅色故事,就如何創新傳播“南方抗大”精神,打造塘田紅色品牌進行了積極思考與科學規劃。
為多渠道、多角度收集相關資料,團隊成員在參觀后兵分兩路,一組隊員與村支兩委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進行逐一訪談,詳細了解了村委會在推動本地紅色旅游、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方面的舉措及困境挑戰。另一組隊員則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走訪等形式,對村民開展隨機調研,認真聽取并記錄村民們關于進一步挖掘本地紅色文化資源的意見和建議。
在為期7天的駐村實踐中,實踐團將緊扣“紅色資源活化利用”這一主題,充分利用好塘田戰時講學院作為我校與邵陽縣紅色教育研學共建基地這一平臺優勢,深入挖掘邵陽縣紅色文化資源,拍攝錄制“追光——‘紅色鑄魂,微見精神’邵陽縣紅色印記”系列宣傳片,推動紅色文化數字化傳播;開展“紅色精神進課堂”宣講活動,做好“南方抗大”精神的青年化闡釋,奮力書寫為鄉村振興建設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讓邵陽縣紅色文化資源真正“活”起來、“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