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謝輝元副教授獨立撰寫的論文《呂振羽民族史撰述的修訂與完善——以<簡明中國通史>為中心的考察》在國內民族學研究頂級期刊《民族研究》發表。
該文以版本研究和文本比對的方式,立體地考察了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呂振羽所著《簡明中國通史》有關民族史撰述的修訂情況,認為這反映了他探索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史敘事體系的歷程。文章指出,為了建構起中華民族起源、形成與發展的歷史敘事,呂振羽不斷吸收考古學、民俗學、歷史學研究的新成果,對有關觀點和措辭不斷進行調適,既力求凸顯馬克思主義的原則,又希望契合中華各民族演進的歷史脈絡,更要追求語言表達的客觀性、科學性與嚴謹性,以求真正彰顯出民族平等友愛的理念。通觀呂著《通史》的有關修訂情況,全書多數修訂都是因史料、史實增補和學術觀念變動造成的,這表明了作者探索科學的民族史敘事體系的努力。
文中還指出,有關修訂主要體現為三方面的趨勢:指導思想上馬列主義原則的愈益深化,民族起源與構成敘事上多元論的凸顯,以及民族發展史敘事上的融合論和共同創造說的生成。相關修訂折射出呂氏撰述思想的變化:在撰寫旨趣上,它要弱化抗日戰爭的戰時語境影響,轉而滿足新中國建設新型民族關系的需要;在指導思想上,它要揚棄民國時代流行的“五族共和”思想的些許影響,代之以越來越多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成分;在撰述體系上,它要彌補起初因“史料的極端缺乏”所造成的“限制,吸收各學科新出巨量史料,與時俱進地調整與完善敘事方案,由此建構起民族起源和構成上的多元論、民族發展上的融合論和共同創造說等新的敘事體系;在措辭表達上,它要摒棄各種具有大民族主義色彩的語匯,代之以更為科學合理的現代語匯。
《民族研究》是國內民族學領域最為權威的雜志,被CSSCI、北大核心、AMI核心同時收錄,為AMI頂級期刊、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也是我校認定的民族學學科唯一的一類期刊,在國內民族研究、民族教學和民族工作領域有著廣泛影響。
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中共黨史黨建學學科立足毛澤東思想研究和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研究的基礎和優勢,進一步凝練特色,互相協同拓展,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發展史的主攻方向,拓展了湘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人物研究、湘籍無產階級革命家群體研究等重要領域,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