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一場“AI賦能——DeepSeek、AI館員與智能體技術融合創新應用研討會”在長沙召開。我校圖書館作為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圖書館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主辦此次會議,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全省高校圖書館館長及業務骨干230人參加會議。
我校圖書館負責人表示,AI技術是推動高校圖書館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在保障數據安全與隱私的前提下,深化AI在圖書館場景中的應用,將顯著提升圖書館服務效能。
會上,國防科技大學圖書館、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作為省內外高校智慧建設館代表分享了典型案例。結合AI技術資源建設和服務創新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演示了DeepSeek、kimi等國產大模型技術與知識服務的融合程度,智能生成文獻報告、構建學術圖譜,大幅提升圖書館的辦公效率、學科服務水平和信息素養教育,從實操層面為館員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思路。
“小星小星,我想找一本好看的科幻小說。”在我校圖書館大廳左側,2022級張丁芳正對著一臺屏幕上的星星智能機器人說。屏幕上立即出現與科幻小說相關的許多書目、作者清單、內容簡介、具體館藏位置。

張丁芳說:“以前想找好看的科幻小說,得對著書架一排排篩選,又慢又費力。現在只需要對它說一聲,就能找到自己想看的書,真是書蟲的活地圖。”
這臺搭載語音交互與大數據系統的智能終端,是湖南省高校圖書館首位AI館員。2024年9月,這位AI館員一來到我校圖書館,便24小時日夜守候大家,憑借“秒回應答”的超高效率,迅速成為師生追捧的“圖書館新寵”。它可以通過語音便捷地實現圖書館的日常咨詢、借閱查詢和期刊導航等功能。在館藏查閱中,師生只需說出書名,系統便能在3秒內顯示導航,徹底告別20分鐘的手動輸入檢索。
據悉,我校圖書館于2024年正式啟動智慧圖書館第一期建設項目,目前已經引進AI館員、AI學術助研平臺,正在建設“湘大人·文庫”、VR虛擬展廳,旨在打造“知識中樞—創新引擎—文化地標”三位一體的智慧圖書館,支撐學校“雙一流”建設,引領高等教育知識服務變革,形成可推廣的湘大智慧圖書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