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 化學品/新污染物環境健康風險防控研究初探
報告人:于云江 研究員 上海交通大學
主持人:葛飛 教授 湘潭大學
報告時間:2025年4月11日上午9:00
報告地點:數學樓負一樓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于云江,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獲得者、杰出工程師獎獲得者、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首屆會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廣東特支計劃”杰出人才(南粵百杰),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12項。作為牽頭人,主持“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的“新污染物治理”重點任務、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化學品環境健康風險控制與綠色替代”方向頂層設計。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作為“全國重點地區環境與健康專項調查”總體技術組組長,歷時數年,組織完成了全國性環境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的基線調查;制定發布了環境健康調查-監測-風險管控系列技術規范(指南)27項,在Lancet子刊、Nature子刊、EHP、ES&T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80余篇,出版專著12部,獲國家授權專利100項,擔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風險專業委員會主任、生態環境部環境污染健康風險評價重點實驗室主任。
報告內容:新污染物環境健康風險防控與預警治理是全球性難題,我國新污染物治理仍處于起步階段,對新污染物科學認知尚不足,相關研究積累不足,其分布廣泛、鑒別技術復雜程度要求高等因素都為新污染物治理難度增加了新的困難和挑戰。其中,暴露監測作為新污染物監測重點,是連接環境和健康效應的橋梁,也是評估環境污染暴露水平和健康風險的基礎,篩選暴露標志物并建立毒性數據庫,對我國典型行業環境健康風險監測指標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研究主要關注新污染物的過程控制技術,通過利用各種處理技術來去除污染,包括常規處理技術和新型處理技術。隨著科技進步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復雜,傳統的污染治理措施已無法應對新污染物的挑戰。這些新污染物不僅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也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現有的技術手段和治理政策在面對這些新污染物時效果有限,亟待加大科技支撐力度,通過科學研究和政策創新尋找新的解決途徑,通過全面的政策研究和實踐,有效應對新污染物帶來的環境挑戰,推動社會的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湘潭大學教務處
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