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題目:名字起源與名字文化——名字里的四書五經
報告人:虞萬里 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講席教授
主持人:張今杰 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碧泉書院)院長、教授
報告時間: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下午3:00
報告地點:毛澤東思想研究大樓東506報告廳
報告內容:名與字在古代是兩個既不同又有聯系的概念。中華民族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但名與字起源于何時,至今仍是一個謎。從甲骨卜辭中可以窺知殷人已經有名,到西周時命名取字制度方始完善。歷代的名字雖都有時代的特色,但宋元明清以還,由于科舉制度的推行,上自世族官宦,下至平民百姓,絕大部分多取儒家四書五經中文句來命名取字。與之相應的是,留存至今的數千篇字說,也多取材于經典的精華,圍繞修齊治平、為國為民、立德立功立言而引人向上,導人以正。
報告人簡介:虞萬里,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經學文獻研究集刊》主編。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人員、國家出版基金專家委員、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副會長。研究涉及經學、石經學、歷史文獻學、文字音韻訓詁學、避諱、姓氏和古籍整理等領域。著有《榆枋齋學術論集》《榆枋齋學林》《上博館藏楚竹書〈緇衣〉綜合研究》《高郵二王著作疑案考實》《中國古代姓氏與避諱起源》等。在《文史哲》《文學遺產》《文史》《中華文史論叢》《史林》《史語所集刊》等刊物發表論文、文章二百余篇三百多萬字。先后主持整理古籍如《馬一浮集》《高郵王氏四種》《明經世文編》等一千多萬字。其論文、著作曾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清華大學李學勤中國古史研究獎、首屆全球華人國學優秀成果獎、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等重要獎項三十余項。
湘潭大學社科處
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碧泉書院)
202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