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微細切削加工的尺度效應
報告人:宋清華 教授/博士生導師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主持人:彭銳濤 教授/博士生導師
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
報告時間: 2019年12月15日(星期日)08:30-9:30
報告地點:圖書館報告廳
報告內容:微小零件微細切削是毫米級的零件在微米尺度下完成加工的過程,呈現跨尺度的特征,屬于介觀尺度制造。在介觀制造條件下,尺度效應、表面效應、摩擦學的界面效應對于材料行為、加工機理和基本規律的影響顯著增強,成為制約工藝過程穩定性、加工精度水平、極限加工能力的主要難點。報告內容圍繞微切削加工的尺度效應展開,從微切削尺度效應現象、微尺度材料建模、微結構動力學三個角度出發,闡述微切削過程尺度效應、微結構尺度效應以及微結構表面尺度效應,同時介紹上述工作在MMCs復材微銑削、印刷電路板微鉆削、微流道流體流動以及微間隙流體潤滑四個方面的應用。
報告人簡介:宋清華,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國家優青、山東省杰青、山大杰青、齊魯青年學者。2003年、2006年、2009年于山東大學分別獲工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9年起在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任教至今,2009至2011年于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進行博士后工作,2015年于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現為高效潔凈機械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山東大學-淄博先進制造與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高性能制造、微細制造、結構振動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擔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發表SCI論文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8項,登記軟件著作權3項。
歡 迎 廣 大 師 生 參 加!
湘潭大學教務處
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復雜軌跡加工工藝及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19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