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親把她從打工的路上拽回來送到學校時,她不知道為此父母走遍所有的親戚朋友,姐姐家賣了房子,叔叔瞞著嬸子用房契作抵押貸款一萬多元。
當其他同學在KTV或是自習室度過那個冬日的周末下午,她在湘潭市大街上發了500份傳單,為了15元,她在寒風里站了整整6個小時。
在得知院里同學向海林患骨癌后,她主動捐款25元。這,是她一個星期的生活費。
她的大部分時間在為生計奔波,可她連續三年獲得獎學金,通過國家四、六級和計算機三級考試,并多次榮獲“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中國共產黨員”、“優秀輔導員”等稱號。當生活以種種成績和榮譽給予她回報時,她卻說這是應該做的,而且自己做得還很不夠。
她叫鄭海芬,我校興湘學院2003級電子商務班學生。在三年的大學生活里,她用超乎常人的樂觀和堅強與苦難作斗爭,用自己的熱情、善良和愛心,幫助也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平凡的她用太多的不平凡譜寫出一個優秀特困大學生感人肺腑的生活歷程。在寒意漸濃的秋日里,我們滿懷崇敬走近了這個傳奇般的女孩。
上大學是最好的選擇
鄭海芬來自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這是一個靠紅薯充饑,生活水平極為低下的大山溝,村里小學只有四個年級,從五年級開始便要步行二三十公里到小鎮上讀書。鄭海芬就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帶著饑餓,寒冷和數不盡的勞累,在家人的支持和老師的幫助下,她從小學、初中,一直讀到縣里的重點高中。鄭海芬深知讀書機會來之不易,頂著壓力,勤奮學習,并在高三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可不管她曾經付出多么大的努力,成績是多么優秀,2003年高考,一次足以改變很多人命運的洗禮后,她還是沒能給家人帶來驚喜。
“我至今也弄不明白,當時父母怎會舍得花上天文般數字的錢讓我上大學。可能是父母吃足了沒有文化的虧,不想讓我重復他們的命運,這錢花得值,”鄭海芬的話里滿是對家人的愧疚。面對90高齡因白內障無錢醫治而雙目失明的奶奶;面對因營養不良導致貧血,經常突發性昏厥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母親;面對胃病越來越嚴重的父親,鄭海芬怎能不內疚。“但我從不后悔來興湘學院,這里的三年學習生活,讓我成長了很多。老師同學們的幫助,更是激勵我不斷向前的精神動力。”
為生計奔波
帶上奶奶摸索著從手絹里剝出的112.5元私房錢,鄭海芬走進了她的大學。買了音頻機和飯卡后,錢差不多就沒了。于是,在大學的第三天,其他人還忙著熟悉校園環境的時候,鄭海芬開始到外面找工作。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騙父母說學校物價不高,一個月60塊就夠了,而且還謊稱已經找到一份兼職,能養活自己了。可真正要養活自己并不容易,鄭海芬的第一份工作是發傳單,報酬是一個盒飯。她還通過中介找過家教,當過商場送貨員,只要是正當的能掙錢的機會,她都不放過。后來,學校附近一些商家知道鄭海芬能吃苦耐勞,辦事踏實,都樂意把發傳單的工作交給她。三年來,她的書包大部分時間用來背宣傳單,她拿著傳單的手無數次伸向路人。無論是面對白眼還是一句謝謝,她都報以真誠的微笑。
有一次,鄭海芬在發傳單時,鞋子底掉了,她就脫掉鞋子,赤著腳堅持發完所有傳單,再赤著腳走回三教區,回到宿舍已經快晚上12點了,室友們都心痛的說,“你怎么這么傻啊!”鄭海芬笑笑說,“這是自己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再說那些老板都對我很好,不好好做對不起他們。”
后來,班上細心的同學了解了鄭海芬的處境,都主動幫助她。學院也給她安排了一個勤工助學崗位,打掃教室衛生,每月80元,對鄭海芬來說這已經可以基本維持生活了。可維持生活并不夠,她還要掙學費,要掙錢給父母買營養品。大一暑假,鄭海芬跑去懷化市打工,早晨在街頭賣小菜,白天當搬運工,幾次因為貧血暈倒在地,一個暑假下來掙了600多元。大二暑假,她和室友廖飛燕又去廣州打工,從晚上12點一直干到早上8點,除去開支只賺了300多塊。因為廣州衣服便宜,鄭海芬回去的時候下狠心給家里每人買了件新衣服,惟獨沒買給自己。
從來不把自己當弱者
“在她身上看不出半點自卑和哀怨,她從來不把自己當弱者,反而以強者的姿態主動關心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班主任彭華容老師說。有一件事彭老師記得很清楚,大一剛入學時,班上同學都住琴湖公寓,因為剛修建好,寢室地板上滿是水泥和石灰印。鄭海芬提前到校后,自己掏錢買了工具,和另一位同學一起把班上所有寢室的地板擦得干干凈凈。
鄭海芬在班上一直擔任班干部,從勞動委員到班長,都干得很出色。她的話在班上很具威懾力,“我們都很愿意聽她的話,除了她自身能力外,更多的是因為大家被她的精神所折服。”事實上,鄭海芬的人格魅力不僅感染著她班上的同學,也深深影響了她身邊的每一個人。“認識了她,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都會變得積極樂觀”,室友廖飛燕深有感觸地說。
高中就入了黨,這是鄭海芬檔案里輝煌的一筆。進入大學后,她更是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在院學生黨支部干了很多工作,擔任過第四黨支部書記等職務。2004秋,她以學生黨員的身份主動帶頭無償獻血。血站工作人員檢查出她嚴重貧血,堅持不讓她獻,而這也成為她不小的遺憾。
興湘學院黨委副書記周春初給了鄭海芬很大的幫助,他對我們說:“鄭海芬是最令我震撼的一個學生,不止因為她取得的成績和獲得的榮譽,也不是因為她的貧窮,而是她面對貧窮的樂觀心態,拼搏的精神,以及散發出的人格魅力。”
愛,她能付出的所有
班上同學趙燦是哭著給我們講這些的,“鄭海芬的生活清苦得令人難以置信,她每餐只打一份飯,一個蔬菜,吃不飽就使勁地喝水。有時候發完傳單回來已經很餓了,她就先喝飽了水再去食堂吃飯。”因為營養跟不上,鄭海芬身體很不好,經常生病,但她又舍不得買藥,總是苦苦的熬。因為患眼疾,就在采訪那天,她還紅腫著眼睛。
鄭海芬隱瞞自己的生日,卻總在別人生日的時候送上小小的禮物。她從來不接受別人無故的資助,同學們就只能以送節日禮物的形式來幫助她。她從來不向院里和學校索求什么,該交的錢一分不少。她比誰都需要錢,但她又好象比誰都不在乎錢。
2004級電子商務班的一個同學成績很差,班主任找到了鄭海芬,讓她輔導。后來,這位男生的家長給鄭海芬300元錢,她卻堅持不要,因為她認為學姐幫助學弟是應該的。
2005年,她主動把院里經班級民主投票產生的助學金名額讓給了本班一位家里發生重大意外事故的同學,因為她覺得這位同學比她更需要幫助。
每次班級評獎評優,她都主動退出競選,因為她說自己已經有榮譽了,這些應該讓給其他的同學,可能對他們以后找工作有用。
她很關注學校里各種各樣的募捐,每次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獻一份愛心,這錢可能不多,但絕對是沉甸甸的。
為明天全力以赴
“鄭海芬的學習時間不及我們的一半,但她是那種很容易進入狀態的人”同學肖湘說。的確,鄭海芬的學習能力很強,在如此巨大的生活家庭的壓力下,她從來沒有放松學習。但取得的那些可能會令部分同學汗顏的成績,并沒給她帶來多少喜悅。“我覺得大學里最大的遺憾是成績不夠好,2006年提前考研也因準備不足只考了300多一點。”可對于大部分時間在為生計奔波的鄭海芬來說,她做得已經夠好了。
現在,鄭海芬正全力備考07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她的壓力很大,只有考上公費,她才能繼續深造。因為沒錢買參考書,周春初老師送給她一套考研資料。班主任也擔心她的生活,讓她住到自己家里。
十月份已接近尾聲,當其他人正在考研專用自習室不分晝夜做最后的沖刺,正忙著報各種輔導班時,她還在為大四的學費東奔西走。就在采訪的前幾天,她還在發傳單。但我們相信也祈禱幸運之神能垂青這位不平常的女孩。因為,是她讓貧寒變得如此美麗,是她在用愛和真情溫暖我們向前的勇氣。
采訪后記:我們的采訪是在鄭海芬的同學的哭述中開始,又在鄭海芬自信爽朗的笑聲里結束,這個過程是一次內心的震撼,更是一次靈魂的洗禮。是的,這世上總有一些人不幸,他們是我們的家人,朋友,陌生人,或者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能做的是盡最大的努力改變這種境況,然后微笑著祝福。
(《湘潭大學報》學生記者 黎岱宏 羅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