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樂觀開朗,青春率真,有他出現的地方就會有陽光播撒的溫暖。然而光芒的背后卻散落著一地的辛酸故事。
2歲喪母,15歲父親不幸患上晚期腸癌。19歲,他開始一邊求學,一邊為父求醫。大學四年,不僅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挽救了一個罹難的家庭,也給廣大的青年學子樹立了一個自強不息的典范。
他就是湖南省優秀大學生黨員、“芙蓉學子?榜樣力量”自強不息獎獲得者,湘潭大學材料與光電物理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少軍。
為父求醫,發揚孝道美德
黃少軍的父親和繼母都是福建省普通的農民,主要以務農維持生計。2002年,其父被查出患有晚期腸癌,經過化療之后又喪失了勞動能力,這對于他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然而,命運的玩笑才剛剛開始。少年的黃少軍,注定要提前先于同齡人走上一條艱辛的道路。
由于手術后遺癥,其父每年都要到醫院進行10多次的治療,其祖母又因腿部殘疾而生活無法自理,其繼母不得不一邊照顧兩位親人,一邊賣菜謀生,家庭經濟入不敷出。
2007年初,黃少軍剛剛迎來大學的第一個寒假,卻得知父親癌癥復發的噩耗,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盆腔。為了不再繼續拖累這個家庭,不再影響子女的求學路,父親在痛苦中毅然決定放棄治療。然而黃少軍忍著心中的巨痛苦口婆心勸說父親,在2007年春節前夕,他只身帶著父親來到福建省腫瘤醫院檢查和治療,整個寒假都守在父親身邊,親友們深受感動,紛紛解囊籌集了5萬多元繼續供其父治療,經過多種藥物治療,其父的生命威脅暫時解除了。
他本以為這個家庭也許就會厄運逆轉了,然而就在2009年,他的祖母因病去世,深受喪親之痛的父親緊接著就被檢查出癌細胞轉移到了肺部。此時的這個家庭已經是債臺高筑,而親戚們也無力繼續出手相助。黃少軍在結束期末考試之后,火速趕回家中為父籌款。當時他的父親還患上了嚴重的憂郁癥,情緒十分不穩定,連強制注射的鎮靜藥物也無濟于事。為了不讓父親出事,黃少軍寸步不離,耐心開導,自學給父親做按摩。為了照顧父親,他每天合眼不超過4個小時。經過他和父親的共同努力,最終得到福建省腫瘤醫院和鎮醫院的共同支持,鎮醫院還單獨為其父親采購藥物進行化療,此次化療僅花費了3000多元。到當年的12月底,他的父親先后經歷了5次化療,肺部的腫瘤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在家庭情況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他再次為父親點燃了生命的希望。
為了調養父親的精神狀態, 2010年2月,他毅然決定帶著父親來到湘潭大學一起生活。為了解決其父的衣食住行,他一邊進實驗室做畢業論文,一邊做兼職打工。在校園里,他帶著父親走進圖書館,聽名師的講座,看精彩的晚會,圓了父親年輕時候的“大學夢”。在短假期里,他又帶著父親去湖北、長沙、江西等地遍尋中醫,以期用中醫調養身體。
2010年10月,其父親肺部的腫瘤再次肆虐起來,黃少軍果斷地勸說父親一定要堅持戰勝病魔的信念,同時他自己不斷地找兼職賺錢,每月還定期地向家里寄錢。看著心愛的兒子為了自己如此拼命,父親常常落下辛酸的眼淚,但也漸漸地被兒子的孝心所感染,他不再那么悲觀,不再那么憂郁,愿意更加積極地接受治療?,F在,黃少軍父親的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兼職創業,嘗遍酸甜苦辣
大學四年,誰也不曾想到,生活的壓力已經讓這個瘦小的身軀過早地成為了這個家庭的脊梁,然而殘酷的現實不能改變他堅忍不拔、獨當一面的性格,黃少軍用俊朗的外表、瀟灑的言行為心中的傷痛披了一件“金縷衣”,不是為了掩飾痛苦,也不是為了自欺欺人,只是他心中想著他應該靠自己的打拼,而不是通過別人的憐憫來抵抗厄運的一次又一次的無情吞噬。
幾年下來,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余,他見縫插針地做兼職,當家教,發傳單,跑業務,他需要經濟來源,唯有靠時間和健康來換取這個家庭的一時安寧。只要有兼職的機會,他就緊抓不放,風雨無阻。有的時候他一個人同時兼做5份家教,有時為學生上課挨到晚上10點半之后才回來,他不舍得花錢打的士,便從學校5公里之外的地方,一路跑回宿舍。
漫長的兼職生活,磨礪了他敢于吃苦的不屈性格,這也慢慢地拓寬了他在職場的視野,他的商業意識和競爭意識在日積月累中不斷提高。2010年4月,在參加學校組織的SIYB創業培訓之后的那個暑假,他開始嘗試創業。黃少軍與同學一起成功創辦了湘潭大學揚帆中小學暑期培訓班,他和合伙人用“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氣魄”成就了如今在湘潭大學小有名氣的工商注冊公司。
從兼職到創業,他用汗水和毅力揚起了自己的成長風帆。
熱心公益,奉獻無悔青春
黃少軍的大學同學范忠輝告訴記者,“大一的時候,班上有位同學的母親去世,我們班同學就組織為這位同學捐款,當時黃少軍身上沒錢就向我借了50塊錢,然后又立馬捐給了這位同學,他是我們班當時捐款最多的。但是這樣也導致了班上同學誤以為少軍家里很有錢,我覺得他這樣太勉強自己了。而他卻說‘沒關系的,希望他能早點走出親人離世的陰影?!耶敃r真的不知道他那時的心情有多痛苦,直到后來我再想起這件事,我才能體會他的一些感受!”
這種感人的故事被黃少軍樸實無華的行動詮釋了很多次,雖然身陷困境,他仍然熱衷于公益活動,多次組織參加校內外的愛心義賣、愛心募捐、情系福利院、暑期“三下鄉”、大型義務維修、關愛聾啞少年等公益活動。2009年3月,他組織學生為化學學院白血病患者鄧立暖籌集了愛心款2200多元,并帶領物理系新生到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參加“關愛聾啞少年”活動。其發起組織的2009年赴湘西保靖縣、郴州市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還因突出的成果獲得了湖南省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的榮譽。
除了熱心公益,他也將他的激情奉獻給了學生干部工作。大學期間,他先后在學院擔任團委宣傳部部長、團委第一副書記、學生一支部書記、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研究生團委副書記等職位,不管是班級瑣事、學院團委事務還是黨支部工作,黃少軍在每個崗位上都做得踏踏實實,并且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尤其是在任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和院黨委黨務助理期間,他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并嘗試采用“黨員信息管理軟件”來整理學生黨員的材料,大大提高了黨務工作的效率,進一步促進了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深受老師的好評。
為了使繁重的學生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黃少軍經常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來換取工作時間,他的身體也因此每況愈下,并導致他患上了慢性胃炎和腸炎,身高1米7的他,體重竟然不到50公斤,然而他卻從未有過半句怨言和懈怠,仍然堅持熬夜工作、寫策劃、寫總結。
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下,黃少軍用一個個鐵的事實證明了大學生黨員甘于奉獻、盡心盡責的優秀品質,他的事跡不斷被師生傳頌,尤其是在學生黨員中掀起了爭做優秀大學生黨員的熱潮,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寧靜致遠,鋪就科研之路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在父親面臨一次又一次晚期癌癥的威脅時,他從未放棄為父求生的希望,他總是背地里抹抹眼淚然后扛起肩上的重擔繼續前行。正因如此,同學們看到的只是他努力之后的成績,而對他的背景知之甚少。
2010年“芙蓉學子?榜樣力量”經濟管理之星獎獲得者冉孟坤曾和黃少軍一起在材料與光電物理學院團委工作兩年,“太不可思議了,我們與他在同一部門工作這么久,他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開朗,甚至覺得他的生活很單純,我們一直以為他是獨生子,各方面又很出色,當時我們都很羨慕他,直到2009年他獲得芙蓉學子自強不息獎時,他的事跡才被公布出來,我們都被‘驚呆’了?!比矫侠み@樣形容黃少軍。
目前就讀于中國科學院沈陽金屬所的黃少軍室友許鑫在談到昔日同窗時說:“他總是很忙,早出晚歸的,我們以為他只是忙學生工作,直到他把父親帶到學校里來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他家的情況比我們所能預想的要糟糕許多,但是他從來沒跟我們透露太多心酸,他太堅強了?!?/p>
的確,他要強的性格也讓他沒有在逆境蹉跎中迷失自己的方向,他從未放棄給父親治好病的心愿,也從未放棄改變家庭命運的目標,更重要的是他用淡泊的心態堅守著 “知識改變命運,努力改變困境”的人生信條。
雖然環境對他來說已是四面楚歌,但他從來未放棄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在克服各種困難的同時,他立足自身對專業實驗的科研興趣,經常進圖書館借閱書籍或上網查閱資料文獻,他還主動將理論聯系實際,將技術用以服務廣大師生,多次組織參加學院團委舉辦的大型義務維修活動,參與湘潭大學大學生創新基金的項目立項和其他賽事。
無數個在實驗室鏖戰的日子,最終讓他獲得湖南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世博會專項二等獎、校乙等獎學金、?!叭脤W生”、?!皠撁餍摹豹剬W金等多項學術競賽類榮譽20余項目。
2009年10月,黃少軍更是以優秀的成績被免試推薦至湘潭大學材料與光電物理學院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成為了家中的第一位碩士研究生。
黃少軍經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自己:“其實我只是個很平凡普通的人,但是我說過的,我一定要走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
命運,似乎在他出生之時就給他烙上了痛苦與劫難的印記,將一道道人生的溝壑橫亙在他的面前,然而他從未屈服,無數次的跌倒讓他更懂得戰勝困難。他用一種平凡的方式,記錄了他人生履歷中非凡的事跡,用奉獻和感恩詮釋了優秀大學生黨員飲水思源的優秀品格,用自立和自強描繪出了當代大學生自強不息的先進典型,也許這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真實寫照。
(方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