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我校2017級學生彭效胤與疾病搏斗兩個多月后不幸離世,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1歲。根據生前遺愿,彭效胤捐獻了兩顆腎臟、一個肝臟和一對眼角膜,他用大愛點亮他人生命的希望,拓寬了生命的寬度。
彭效胤是我校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7級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一班學生。他在2019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一等獎,拿到了我校的保研單列指標。在老師和同學眼中,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雖然是后轉入現在的班級,但是和班內的同學關系融洽,平時坐在教室的前排認真聽課,課余時間就去圖書館自習,在工作中也是認真負責。“他安靜、認真、負責,遇到難題會繼續堅持做下去,可以很好調動隊友的積極性”,數模隊友對彭效胤充滿了贊賞。
1月29日早上,正在衡陽縣家中學習的彭效胤突發性頭痛,當場昏迷,被緊急送往長沙的湘雅醫院,在搶救室中經過醫生的不懈努力暫時脫離了危險。但不幸的是,經過專家會診,診斷為中耳炎引起的腦膿脹,后因病情惡化為腦積水。
在彭效胤接受治療的兩個月多的時間里,高額的ICU醫療費用讓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無法支撐太久。籌款的發起,以及來自親朋好友、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給彭效胤和他的家人帶來了莫大的溫暖。在此期間,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楊瀾盡力幫助促成籌款事宜,并代表學院前往醫院看望彭效胤、慰問其家人。學校師生以及校友紛紛捐助善款。彭效胤所在班級,在班委的組織下,錄制了加油助力視頻,希望能夠為躺在病床上的他帶來鼓勵和勇氣。
為了實現兒子“從小立志成為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的心愿,他的父親彭柏林決定幫助兒子完成生前遺愿,捐獻兒子可用的器官。4月15日晚9點,彭效胤被推進了手術室,在家人和工作人員的共同見證下,他成為了遺體器官捐獻者之一,而他的兩顆腎臟、一個肝臟和一對眼角膜,將讓3個人重獲新生,給2個人帶去光明。彭效胤盡最后的力量回報社會,感恩曾經奉獻愛心的人們,他用大愛為他人點亮了生命的希望。
(鄭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