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十四屆 “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落幕。我校在此次賽事中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學校獲優秀組織獎、優勝杯。

特等獎頒獎(左1為我校代表隊)
《北斗精鋪——基于北斗偽衛星技術的信號拒止條件的高精度輔助地鐵鋪軌系統》(指導老師:陳洋卓、姚湘、易銳;團隊成員:舒鎮洋、黃麒霖、朱銀根、許多、張慧敏、王夢媛、唐芊芊、方偉昊)榮獲湖南省特等獎;《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強制性措施適用問題研究——以湖南省長株潭地區為例》(指導老師:林藝芳;團隊成員:林紫潔、呂逸天、楊博學、桑劍揚、曹鶯、楊一帆、趙澤禹、陳佳希)、《“多維智能”——基于北斗三號的多動態智能體在高速公路事故監測中的應用》(指導老師:陳洋卓、蔡曉雯;團隊成員:徐浩軒、鐘悅薇、朱宇森、蘇英劍、李玟、王佶、李建康)及《面向后扶貧時期的大湘西治貧經驗及啟示——來自武陵山區多地的實地調研》(指導老師:田小文、郭鳳安;團隊成員:韓凱云、楊雨欣、李志偉、楊春燕、鄧靜怡、宗宇、王琳、王嘉欣)等3項項目榮獲省級一等獎。這些項目也將繼續向國賽發起挑戰。
作為一項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奧林匹克盛會”的科技創新賽事,“挑戰杯”競賽的職責使命是召喚更多青年學生勇于創新、敢于挑戰。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全省近百所高校的10萬余名師生積極參與其中,共15000余件參賽作品。

為了慶祝建黨百年,本屆大賽還專門舉辦了紅色專項活動,引導青年學生通過實踐感受黨的初心使命和紅色精神偉力。在全國總決賽中,文學與新聞學院研究生鄺宇軒、劉丹、尹曼舒、陳雯婷,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汪易慧芝的項目《代號“711”——關于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勛鈾礦紅色故事傳播的調研》榮獲全國特等獎,我校成為省內唯一獲得該專項特等獎的本科院校。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生晏智輝、張蘭花、王宇奇,商學院周芳萍、唐祁慧、由若嬋、王欣宇,興湘學院謝塵,碧泉書院李柯、劉禹江的項目《通道轉兵挽狂瀾,紅色基因代代傳——通道轉兵精神在大學生中的傳承弘揚研究》榮獲全國二等獎。